华为正式申请地图甲级资质,传闻中的并购图商还会发生吗?
北京时间7月5日,自然资源部发布公示信息显示,华为等7家单位申报甲级测绘资质,公示截止时间为7月11日。

添加微信好友, 获取更多信息
复制微信号

添加微信好友, 获取更多信息
复制微信号
在上述公示前, 业内消息显示华为海思在看地图方面的标的,根据了解,基本上独立的图商,都被华为“扫”过了一遍。 在尚未有确定的并购消息时,华为申请的地图甲级资质进入公示期,距离拿下仅有一步之遥。
华为申请甲级地图资质,很多人都会将其与华为 汽车 业务联想到了一起,如果仅仅如此,那么就是低估了华为的战略部署能力。 ICT巨头剑锋所指,必然是万物互联的数字世界。
地图能力,是巨头未来必备的基础能力。随着5G的到来,世界即将进入万物互联的数字世界,而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结合的纽带,恰好就是地图。随着智能 汽车 、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的发展,地图的重要性会更来越高。
因此,在中国市场,巨头就地图能力展开过激烈的争夺,现在大体格局已定。随着华为的强势进入,地图江湖又会掀起风波。在国外,地图的争夺也曾经发生过,当年欧洲Here的争夺战之后的抱团,在日本,政府牵头发展适应未来的高精地图又是另外一个玩法。
在上述公示信息前,全国共计有19家公司拥有甲级地图资质。所以,地图资源在 社会 上是稀缺资源,但地图又是巨头未来必备的基础能力,争夺战就不可避免了。
地图测绘是个苦活,据业内人士介绍,真正具备完整地图及能力的公司,全国只有5家:四维图新、高德地图、百度地图、易图通和凯立德。
上述5家具备完整地图的公司,除了百度地图是巨头自己打下的江山,有三家与巨头联系到一起,四维图新与腾讯、高德被阿里整体并购,凯立德一度归于小米和平安所有。
地图能力,是被巨头们认为必须具备的战略能力。当年阿里并购高德后,腾讯马上入股了四维图新,百度则依靠购买其他家地图数据的方式逐渐完善了自己的地图能力。
对于华为而言,具备地图能力也就只有两条路:自己干和并购。自己干的话,仍旧需要自己去一点一滴积累数据,这个周期可能会很长。也有观点认为,这仅仅是开发工具的问题,以华为的能力而言不用很久。
至于并购,因为图商在业内是稀缺资源,尤其是具备完整能力、或者是积累了相当数据的企业,更是屈指可数。对于这样的并购标的,买方处于劣势位置。有消息称,华为曾经想并购一家图商,但最终因为这家图商控股方不放手而告吹。
在这次的并购传言中,华为接触了多家图商,其中两家是初创公司,一家是老图商,但在等来并购的信息前,华为申请资质的公示先来。因此,也有业内人士认为,华为接触多家图商的目的,可能并不是为了并购,而是为了行业探底。
不管怎么样,华为必然是要具备地图能力的了。这种能力,是华为必须拥有的底层能力之一,未来在采图、制图和更新能力上,华为应该都可能会有自己的解决方案。至于数据积累,那更多是要看时间了。
在国外,地图领域曾经上演过著名的“Here”争夺战。2015年,诺基亚要把旗下的Here地图出售,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激烈争夺。
包括美国 科技 巨头的Facebook、苹果、微软,以及 汽车 制造商和服务商的奥迪、宝马、奔驰、Uber,甚至国内的百度、腾讯、四维图新等,都希望将Here收入囊中。
最终的结果是,德国三大豪华车企奔驰、宝马和奥迪,抱团将Here收入囊中,耗资32亿美元,当然,这个价格比诺基亚81亿美元购买的 汽车 导航软件开发商Navteq要便宜多了。
奔驰、宝马和奥迪抱团拿下Here,当然不是为了LBS服务了,目标直指的是自动驾驶时代对高精地图的需求。
在日本,则由一家日本政府支持的名为Dynamic Map Planning的制图公司,发展高精度地图。这家公司由三菱电机、地图开发商Zenrin、以及9家 汽车 制造商联手创办。
其中,三菱电机提供测绘设备,车企提供 汽车 ,地图开发商负责制图,装在 汽车 上的特种测绘设备,将测绘到的数据进行数字化处理,从而转化为地图。按照计划,这个地图将会覆盖主要高速公司和其他等级的公路,总长度达到127公里。
从上述的两个例子来看,国外的公司倾向于抱团发展高精度地图,甚至日本更是由政府牵头发展高精度地图,这对于减少重复建设有一定的意义,毕竟,地图是数字世界的基础设施。
更有一点,就是地图的敏感性,尤其是高精度地图的敏感性,Here之所以将百度和腾讯排除在外,也是有这方面的考虑。在中国,申请甲级资质同样是不能有外资背景。北京初速度(Momenta)申请资质,还遇到这方面的风波。
国外抱团发展地图,可以给国内公司启发。作为基础能力,数家公司抱团发展地图,一方面可以降低彼此的成本,另一方面可以避免重复建设。目前,有了这样的倾向,例如,上汽和东风都投资了初创公司晶众,晶众与一汽也有业务往来,或许将来会有股权的合作。
至于华为需不要并购图商,正如在4月份上海车展,车智君在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的媒体沟通会上, 曾经抛出问题——“华为未来会不会通过投资,或者并购的方式,补足自己做增量部件供应商不足的能力”,徐直军当时的回答是“现在还很难回答你,一切皆有可能,一切皆无可能”。
随后,在4月底,华为成立了哈勃 科技 投资公司,在5月底,华为成立了智能 汽车 解决方案BU,到6月份的发文确定智能 汽车 解决方案BU具体组织架构,到7月份的申请地图资质。华为的速度,让外界有了更多的期待。
高德地图是哪个国家的
中国
高德地图自2002年成立以来,经过12年的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,积累了雄厚的技术力量,在地图行业中构筑了高壁垒。公司在各项业务取得重大发展的同时,已成为行业领导者。
2010年,高德地图提出了向移动互联网转型的战略。依托汽车导航市场的领先地位,在产品、服务和商务模式上继续不断创新,迅速构建起支撑各类产品和服务海量用户的“地图云服务”平台,力争实现“四屏一云”的“移动生活位置服务门户”战略。
2013年5月,高德获得阿里巴巴投资2.94亿美元,双方达成战略合作协议。
扩展资料:
高德地图的定位:
高德地图的定位是出行领域的一个开放平台。一方面,它连接了现实世界的关键要素,如人、车、路和风景名胜。另一方面,与交通管理、旅游共享、汽车制造、旅游服务、生活服务等政府机构建立合作关系,帮助用户解决交通拥堵,多样化出行方式,提升出行体验,以及其他核心问题。
高德地图目前已积累了海量的交通大数据,可提供全国360多个城市和所有高速公路的实时交通路况,并实现了分钟级更新,实时路况的准确率超过90%。高德地图还与阿里云一起联手打造了“城市大脑·智慧交通”,并在多个城市落地,目标是未来三年,让合作城市的拥堵下降10%—20%。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高德
参考资料来源:人民网-高德成国内首个亿级日活出行平台
外资的测绘公司有哪些
美国天宝公司、瑞士徕卡公司、日本拓普康公司。
1、美国天宝公司先后并购了德国蔡司、瑞典捷创力、日本尼康,形成以GPS卫星测量技术为主导兼有全站仪的测绘仪器集团。测绘仪器的年销售量在6亿美元上下,折合人民币50亿。
2、瑞士徕卡公司并购了瑞士克恩厂,形成了以生产销售航空摄影、GPS、全站仪、激光扫描仪器的综合测绘仪器公司。年销售额大概5亿美元,折合人民币40亿。
3、日本拓普康公司最近同日本索佳公司合并,以GPS、全站仪为主,常规测绘仪器为辅,销售额大概4亿美元,折合人民币30亿。
高德地图是美国的还是中国的
高德地图是中国的。
高德主体名称叫高德软件有限公司,于22年8月成立,是中国领先的数字地图、导航和位置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。
21年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全球精品市场,具备国家甲级导航电子地图测绘和甲级航空摄影的“双甲”资质,其优质的电子地图数据库成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。
高德公司现状怎么样?阿里收购后,人员状态如何?
阿里巴巴UC移动事业群总裁俞永福正式以高德员工的身份亮相,宣布高德专注地图服务,不做“团购导航”等O2O商业化形式,并称高德不再背负上市公司的业绩目标。
此举不仅标志着高德过去多年向移动互联网转型的努力破产,更标志着自被阿里巴巴集团14亿美元收购后,从高德自身来说,也在经历财散人去的阵痛。
今年7月,阿里集团宣布高德私有化完成,阿里CEO陆兆禧将兼任高德控股CEO,原高德控股CEO成从武出任高德控股CEO特别顾问。
分析人士指出,尽管成从武仍留在高德,但CEO特别顾问明显是虚职,成从武还留在高德一定程度上是为稳定高德原有人员的军心。
在高德退市后,高德组织架构也进行了相应调整。张勤担任COO,负责导航、数据生产等业务,俞永福作为成立移动互联网事业群总经理,两人向CEO汇报。
张勤自06年起担任高德CFO,于2010年7月带领高德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,自2013年8月起张勤担任高德公司董事,总裁兼COO。从职权看,张勤不再担任新高德的总裁职务。
进入9月以来,高德进一步遭遇人员流失阵痛,原高德CMO(首席市场官)金俊离职,原高德向移动互联网转型的操盘手、高德副总裁郄建军也将挂帅而去。
知情人士向腾讯科技爆料,自8月以来高德裁员,出现大量员工离职现象,基本只有技术方面相对稳定。高德被阿里巴巴集团全资收购后,很多职务也显得没有继续保持的必要。
对离开的人来说,不在原位并非是坏事,如,百度收购91支付19亿美元,阿里收购高德也支付14亿美元的代价,很多人获得财富后也开创了新事业,如王微已开始二次创业。
高德的高管也不例外,金俊离开后也实现人生又一跳,其加盟特斯拉中国区,担任全球副总裁、大中华区CMO,其与特斯拉中国区负责人、全球副总裁吴碧瑄还是前同事。
从未来趋势看,高德将跟几年前的那个高德完全不同。一位业内大佬对腾讯科技表示,随着考核体系发生改变,高德越来越不会是独立公司,而是更多在阿里巴巴体系内发展